|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微博7月18日发布社区公告,将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行为,引发社会热议。(据7月19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粉丝沉迷“打榜”“反黑”“刷数据”,背后的巨大利益吸引众多的“网络秃鹫”蜂拥而至。他们利用粉丝的狂热心理,大肆洗脑、恶意圈钱、疯狂吸金。在营销号、职业黑粉的诱导下,饭圈互撕更是粗鲁恶毒、戾气冲天,将网络环境搅得乌烟瘴气;更有甚者,线上贩卖明星行程隐私,视法律法规于无物。由此可见,整治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盲目失序的无底线追星,看似集体无意识行为,背后却有许多无形的黑手。盲目追求数据的迷思之下,众多营销号、职业黑粉、所谓的“粉丝组织”编造谎言煽动情绪,挑动粉丝群体的骂战,甚至绑架路人正常评价文艺作品的权利。
一条正常的新闻,评论区全是一模一样,被摇旗呐喊一样的水军“控评”;一个面向全民的热搜榜,每天充斥着来路不明的八卦、强行推广的营销。每天浸泡在这样的环境里,青少年哪能从追星中获取一丝一毫的正能量呢?因此,要整治饭圈乱象,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首先就要斩断这些在背后挑事捞钱的黑手。
光是禁言几天、道歉几句没有用,这种只以言语垃圾和情绪腐肉为食的“秃鹫”,就应该坚决让其销声匿迹。其次,艺人和经纪公司既然从流量中获益,也应扛起责任及时发声,去引导真正的粉丝群体理性文明上网。
微博此次整治饭圈,不仅仅关乎未成年人,更不能仅仅在暑假。维护健康文明的网络社交环境,应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而平台作为最主要的责任方,除了当裁判定规矩,更应反躬自省,加强常态治理,社交网络才有希望变得干净、积极。
粉丝也应认清这一点:要将自己看成独立、鲜活的人,不要自甘堕落地成为增长流量的工具,摆脱数据魔咒的束缚,找回喜欢的初心,获得积极的能量,去过好当下的生活,与偶像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声 音
人民网:大量鲜活案例提醒我们,要推动饭圈文化健康发展,对背后灰色产业的打击不能手软。
《北京日报》:对于那些恶意挑事的营销号、“粉头”,不能止于封号、禁言,必须要揪出背后黑手,该罚得罚、该关就关。
楚天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