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982 回复 0

[阳光评论] 农民土地的应用和粮食的关系

[复制链接]

89

主题

85

回帖

1437

积分

金牌

积分
1437

宣传达人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4-10 03:4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土地对于农民来讲,其实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过去农村人,除了种地,有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干。所以即使在粮食产量非常低下的情况下,农民仍然毫无怨言的种植土地和庄稼。但是现在粮食的产量高了,农村的土地却出现了大量抛荒的现象。现在的农村里面去看一看很多地方的土地都处于荒芜的状态没有人种植,农村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现在网上有人问,如何才能心甘情愿的让农民回去种庄稼,不让土地抛荒浪费。对于这个问题,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490fe57c24c8c8a9adefbe0f510c8b15.jpg

首先,在现代社会中,如果让所有的农民都回来种地,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目标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慢慢的转变成城市人口,来到城市生活定居,脱离了农业生产活动,他们不会再回到农村。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种地的经济效益低下,很多农民工选择外出打工,因为在外面打工的收入,比在家里种地的收入要多得多,可以更好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中国有8亿多的农民,但现在有3亿农民工在外面打工。要知道这些在外打工的农民大多是60岁甚至5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的都是老人,孩子和妇女,他们本身在从事农业生产方面就不具备优势,也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种植。
622f511e0362b5cffc6a37b4a128edff.jpg

其次,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小农分散种植很难有发展前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在农业生产方面对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再加上农业机械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工,农业发展的道路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有一部分小农分散种植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或者说淘汰出来,去从事其他的工作。现在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很多都是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一些涉农企业。只有这些才能赚取规模利润才能有规模效益。
c7d2258f9a2a0c7d63861e277fc6f69d.jpg

再次,要想让农民回乡从事农业生产,既有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优化升级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政策和资金吸引,让有条件的农民回到农村,通过土地流转租赁的方式从事规模化新型的农业生产。如果让农民强制的回到农村去从事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根本就没有活路,也没有办法挣到钱。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也不可能愿意回到农村去种地。另外还需要通过粮食价格的调整,不断的提高种植的收益,减少劳动成本开支,这样农民能挣到钱,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回到农村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b124944466b7a63ca9d26cfcdb1180b4.jpg

但是总体而言,现在要想让所有农民心甘情愿回农村种地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毕竟现在农业生产的方式已经不一样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必然有一部分农民会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变成工人或者是其他的行业从业者,而另外一部分农民会逐渐向职业农民过渡。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者想法,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感谢您的阅读。
IMG202004021743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