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7733 回复 0

[时事] 顾诵芬王大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4 08: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日在京隆重举行

顾诵芬王大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顾诵芬王大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3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

上午10时2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发证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王大中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奖励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授予8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歼8之父”顾诵芬


顾诵芬,男,1930年生于江苏苏州,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1年顾诵芬大学毕业,分配到沈阳的航空工业局。1956年8月,我国第一家飞机设计室在沈阳成立,顾诵芬担任气动组组长。1958年7月26日,歼教1飞机在沈阳首飞成功。顾诵芬在几乎是一张白纸的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创建了属于中国人的气动力设计方法,也在应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1964年,独立研制歼8战斗机的原总设计师执行公务遇难,顾诵芬与其他几名骨干临危受命。

1969年7月5日,歼8飞机首飞。在随后的飞行试验中,飞机出现强烈振动。顾诵芬做了一个大胆决定:亲自乘歼教6飞机上天,直接跟在试验飞机后面观察振动情况。最终,顾诵芬和团队一起彻底排除了飞机跨声速抖振的现象。

随后15年,他持续参与歼8Ⅰ和歼8Ⅱ的设计,直至定型生产,作为我国航空自主研制的一代传奇,捍卫中国领空长达半个世纪。由此,顾诵芬被誉为中国“歼8之父”。


核能专家王大中


王大中,男,1935年生于河北省昌黎县,中国共产党党员,清华大学教授、原校长。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1956年清华成立了工程物理系,王大中成为该系首批学生。1958年清华向上级提出建议,在昌平虎峪山区自行设计和建造一座功率为2000千瓦的屏蔽试验反应堆,代号“200”。当年王大中毕业留校,参与了“200”建设。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正式启动了面向高科技前沿领域的“863”计划,王大中作为能源领域专家参加了最初阶段的论证。他带领团队开启了高温气冷堆的研究,3年多取得了8项关键技术的重要突破。1992年国家批准在“200”建一座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为如今高温气冷堆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9月12日,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的机组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正式进入持续核反应。该核电站采用的高温气冷堆是世界公认的第四代核能技术优选堆型,“固有安全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王大中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