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喜欢喝奶茶的赵羽,投资90万元加盟一家知名品牌奶茶店,但奶茶口味却被很多顾客质疑,客源越来越少,一年多赔了130多万元。后来她才知道,她和7000多个加盟商开的是“假店”。而该奶茶品牌方表示,公司花了约1亿元打假(据2月17日央视财经)。
类似事件被称为“快招陷阱”,就是一批专门“山寨”各类品牌的皮包公司,到处疯狂做广告,哄骗想开店的人加盟,收取高额加盟费,一旦钱到手,或者正规品牌维权,这些公司立刻卷钱跑路,徒留一地鸡毛。
揭露“快招陷阱”套路,对于各方都很重要。对加盟商来说,创业不能只靠热情,加盟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信息,看清对方的资质,对自身的经营前景做出详细规划,三思而后行;对品牌方而言,也是上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一课。报道所涉品牌鹿角巷,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注册商标,导致假店在短时间内泛滥成灾。
“山寨”店充塞市场,说明当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打击“山寨”,维护商誉,企业要长记性、下成本,各环节的监管更要发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打恶意抢注行为,不要让“山寨”继续成为司空见惯的怪象,让广大消费者花正版的钱,就能喝到正版的奶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