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没有多少营养的网红食品、非理性的“盲盒”营销……针对未成年人的无底线营销,正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因此,有政协委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言,管控好针对未成年人的营销,给他们良好的成长环境。
禁止营销引导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
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的营销活动很多,涉及近视、牙齿矫正、医美整形以及学习用品类“盲盒”等。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钟茂初教授认为,应禁止以任何营销、宣传方式诱导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非理性消费。
钟茂初指出,部分不良商家利用未成年人心智尚不健全、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以及他们对商品及服务的营销内容缺乏鉴别力且易受误导的弱点,进行违法营销。
他建议,修订《广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条款,修订工商行政管理等相关法规,任何营销者不得以未成年人为营销诱导的目标对象,销售未成年人的必要日用品或服务,其广告只得标识“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不得添加其他任何宣传语,不得作任何渲染宣传进行诱导消费。除必要的日用品或服务之外,禁止直接向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销售任何产品和服务,直接向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销售产品和服务应受一定限制。如违背了必要原则,其交易活动视为无效,商家须无条件退款并承担关联责任。
做好管控应从家庭和学校入手
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马骏表示,管控好针对未成年人的无底线营销,应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入手。
马骏说,学校的正面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对未成年人来说,网络游戏、饭圈文化、时尚生活等带来的一些高消费产品都是比较大的诱惑;而未成年人辨识能力有限,较易受到营销影响,因此学校特别是老师应帮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认识。特别是一些诸如音乐、社会教育等课程时,在选择教具或购买相关产品时,应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教育他们合理消费。
马骏还表示,随着移动网络支付方式越来越普及,也对家长提出更多要求。一方面,应对互联网支付方式进行规范和管控,通过实名制等方式,限制未成年人过多接触;另一方面家长也应尽到监管责任,帮孩子抵制不健康的营销手段。
湖北发文治理对孩子无底线营销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省公安厅曾联合发文,在全省范围开展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治理工作。此次行动将全面治理校园及周边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含有色情低俗标签标识食品的现象,严厉打击校园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压实电子商务平台管理责任,规范面向未成年人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其中,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标签标识不合法的食品,对商品性能、功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发布恶搞低俗及含有色情、软色情内容等违反公序良俗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履行法定核验登记义务、对违法情形未采取必要处置措施或未向主管部门报告等行为,将是治理的重点。违法情形符合《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规定的,一律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