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和4月1日,国内成品油价接连上调,95号汽油开启“9元时代”,攀升至每升9.36元,92号汽油每升价格也逼近9元。
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多方走访了解到,在燃油车日常使用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成品油价格的大幅攀升、出行成本的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对武汉车主和“准车主”的买车、换车、用车产生了影响:有不少市民开始调整出行方式,或是考虑购置新能源汽车。刚刚过去的3月,有近20家车企宣布旗下新能源汽车涨价,但市民的购车热情有增无减。
与新能源汽车市场趋热相同,目前,城市内各种充电站、充电桩的建设也在加速。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湖北省内充电桩的数量,三年增加了四倍,达到6.5万个。
我省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6.5万个 三年增加了四倍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 曹磊 实习生 董彦希
燃油车主为节省开支
更多选择了公交出行
3月18日,武汉成品油价格大幅上涨,92号汽油价格每升涨至8.66元、95号汽油价格则达到9.27元。而在去年3月18日,92号汽油价格还只是每升6.79元、95号汽油每升7.26元。涨幅皆为28%,接近三成。
到了4月1日,武汉油价继续高位上涨,92号和95号汽油分别涨至每升8.75元和9.36元。
以92号汽油为例,车主加50升油,与去年同期相比多花费约100元,这让一些车主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3月17日晚,武汉不少加油站都出现了车主们赶在油价调整前排长队加油的景象。
武汉市民陈先生去年大学毕业,在家人的支持下买了台雪铁龙轿车。工作不到一年,没啥积蓄,油价持续上涨,对他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因工作需要,陈先生经常穿梭于武汉三镇,每个月驾车里程达到1200多公里。今年以来,他每个月要花1000多元加油,而去年上半年,他每月加油才花700多元。
陈先生表示,随着油价上涨,他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公交车和地铁又能直达,我还是会选择乘公交或地铁。”
新能源汽车市场趋热
“绿牌照”越来越多了
油价居高不下,对燃油网约车有何影响?
某网约车平台燃油车主范师傅介绍,尽管和去年相比,网约车的打车价格并无明显上调,但是车主的运营成本明显高了不少。范师傅说:“现在,我一天跑下来大概能接300公里的单,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天的油耗成本至少高了60块钱,算下来,一个月要少赚将近2000块钱。”他目前正在考虑,是否去租网约车平台的新能源汽车。
价格低、政策优、上牌方便、不限号,武汉街头的“绿牌照”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多。
范师傅算了一笔账,市面上比较热门的燃油车型,排量在1.5T-2.0T之间,平均每公里油费约为0.87元,但不少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每公里所耗电费可低至0.2元。同时,随着城市充电桩的普及,新能源汽车充电也更方便。
据武汉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湖北武汉汽车市场分析》显示,2021年,武汉市汽车保有量约420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1万台,较2020年增长了3.8万辆,增幅超50%。
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
准车主仍有诸多担忧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别迎来了1月和3月两波涨价潮。尤其在3月,多家车企发布调价公告,将涨价原因归结为“供应链成本持续上涨”。
3月中旬,特斯拉在一周时间内连续上调3次车价,在当月,除特斯拉外,还有比亚迪、理想等近20家车企宣布旗下新能源汽车涨价。
不过,新能源汽车价格上调并未“劝退”消费者。因担忧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持续涨价,消费者订购愈发积极,甚至出现热门车型一车难求、下订单后久久不能提车等情况。
消费者抢订新能源汽车的热情持续高涨,但一些担忧也仍然存在。采访中,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认为新能源汽车在使用中,会存在车辆充电时自燃、电池续航不足、充电桩进小区受阻、售后费用高等问题。
即使是已经买了新能源汽车的司机,也或多或少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里程焦虑。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许多新能源汽车号称续航里程已提高到了600公里,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冬天车内需要开空调的情况下,续航里程还是会“打折”。目前,市民使用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平均值约为360公里。
武汉车主刘先生使用新能源车已有两年。他在日常使用中,经常会因车辆电量不足而忧心:“前两天我开车到外地办事,跑了300多公里就快没电了,心里慌得不行。”经过一番寻觅后,他终于找到了充电桩,才算解决了燃眉之急。
记者查阅武汉某网络报料平台发现,截至今年3月25日,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民意诉求已近500条。多数留言反馈的问题为:小区周边缺乏足够数量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汽车充电问题亟待解决。
市区充电桩使用率高
高峰时期仍需要排队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里的公共充电条件如何?充电站、充电桩的建设能否满足新能源车主们的充电需求?
3月30日14时30分,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武昌区德平路的一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场站内充电休息的司机很多。该场站内共有30根充电桩,60把充电枪,除少数处于检修状态,56把充电枪正在满负荷工作,还有不少车辆在排队等候充电。
据了解,每日14时至16时、22时至次日0时、次日0时之后,均属于充电高峰期。充电站运营人士介绍,尽管充电速度较快,依然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充电需求。“以每日14时至16时为例,两个小时内,大概有150到200个充电订单。”
4月2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昌徐东一座国网电力的充电站,总共16根充电桩,只有一个充电桩有空位。记者观察半小时看到,先后有8辆新能源车准备进场充电,但大多因为桩满而离开。
其中一位车主称,这座充电站就在徐东大街上,位置方便,充电比较快,就是充电桩数量不多,排队是常态。
“每天13时至15时是充电高峰期,进出车辆有100辆左右,每天来充电的车大约有170辆至200辆。”汉阳琴台一处充电站工作人员介绍,武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迅速增加,尤其是出租车、网约车等运营车辆数量更多,充电的频率更高,对充电桩的需求越来越大。
充电桩数量三年增四倍
织起社区至交通干道网
正因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数量不断增长,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在持续增加。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于3月中旬发布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湖北省的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6.5万个,排名全国第六。而在2019年,这个数字还只是1.3万多个,三年里增长了四倍。
具体到武汉市内,数据显示,至2021年10月,武汉市已累计建设充换电站880座,基本能满足“一车一桩”的充电需求。据《武汉市开展高标准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显示,到2025年,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1500个、充电桩20.5万个,满足中心城区基本停车泊位和充电设施刚需。
充电桩建设速度持续加快,充电桩数量大幅增加,为何主城区内的部分充电站还需要长时间排队?主要原因还是主城区充电站的充电需求相对集中。
“车主们选择的充电时间、充电站可能都比较类似。” 汉口一座公共充电站的工作人员称,近期刚开业,每天到站内充电的车辆主要是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高峰期很集中。
记者看到,这座充电站里建有30余根直流快充充电桩,半小时就能为续航3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充满电。而在武汉市,近些年像这样位于主城区内的充电站正在不断建成投运。
其中,在城市二、三环线沿线的停车场中,已经建设有不少快速充电站,并以这个“骨架”为支点慢慢向内延展,逐步在市区建成快速充电站网络。
据了解,目前,在武汉核心片区,平均600米至1000米就配有一个公共充电站,可提供极速充电便利。
市场与政策一起助力
充电站建设仍在持续
武汉市武昌环建物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一位高姓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在武昌区一共经营着10个充电场站点位,从2019年开始引进的60kw直流充电桩数量有135个,今年引进的120kw直流充电桩11个。其中,位于德平路的充电站属于规模相对大的场站。
在他看来,目前全市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仍在攀升,尤其是出租车、网约车等运营车辆中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更多。相比之下,尽管充电桩的建设仍在持续,但在使用上趋于饱和。
资料显示,早在2019年,国家相关部门就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将进一步加大对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的扶持力度。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国家政策也在不断扶持,充电桩市场的竞争也开始变得激烈。记者了解到,目前武汉有多家企业参与充电设施的建设,其中以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企业为主。过去数年里,它们每年为武汉新增百余个公共充电站,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92号汽油95号汽油2022.04.01每升8.75元每升9.36元2021.03.18每升6.79元每升7.26元
截至今年2月底
湖北省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6.5万个,排名全国第六
截至2021年10月
武汉市已累计建设充换电站880座
链接
江城智能化充电桩网络初具雏形
近年来,武汉市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在数量上稳步增加,而且还实现了多种功能的智能化服务。
在武汉,智能化的充电桩网络已经初具雏形并投入运行,通过手机APP就能找到附近街道、小区、商超地下的大小充电站;汉口三阳路至澳门路沿线的智慧路灯也已在灯杆上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充电装置。
此外,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部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充电站已利用5G技术实现了监控系统与停车系统互联,可自动识别新能源车牌,控制充电停车位的智能地锁,充电车主只有通过APP预约充电时间,才能打开智能地锁,防止非充电车辆占用停车位。
接下来,相关充电桩建设单位还将联合各界社会充电运营从业者持续推广充电桩智能灭火装置、智能地锁等新应用,让电动汽车充电更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