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039 回复 0

[时事] 揭秘交钱包过的“碳排放管理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1 08: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揭秘交钱包过的“碳排放管理师”以为拿证后躺赚 其实行业难认可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刘楒睿


1、培训机构宣传广告

2、碳排放管理师报名审核记录

3、报考咨询截图

“包考包过”“年入几十万”“人才急缺”……借着新兴产业风靡,部分机构打出了“碳排放管理师”的考证广告。

一张证书,便与“国际职业能力标准认证协会”“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中国国家人才测评网”三个机构挂钩。事实上,它只是一张社会化的培训证书。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冯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碳排放管理员”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兴职业,而“碳排放管理师”则未获得国家统一认证,在行业内认可度不高。

长期从事低碳行业的任锋也表示,碳排放管理师证书只能表明持证人有学习的意识,不能作为行业准入门槛。

轻信网上“躺赚”广告被骗

河北衡水的王忠(化名)今年三十多岁,没上过大学,在一家销售公司跑业务,月工资5000多元,只能勉强支撑一家老小的开支。今年,他的大儿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他想赚点外快补贴家用。

3月初,王忠在网上浏览新闻时,无意刷到一条碳排放管理师的报考信息。页面上的“包考包过”“人才急缺”“月入过万”等加粗标红信息,让他动了心。

王忠点进页面后发现,该信息由北京沐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听名字感觉挺正规的。”王忠告诉记者。他没有多想,提交个人信息报了名,一名自称是招生办刘老师的人联系了他。

刘老师对王忠说,随着国家碳市场的发展,碳排放管理人才需求大幅提升。在行业发展初期,“无门槛”“不要求专业”的考证,是不可错失的黄金期。培训机构会提前押题,通过率高达90%。学员考取证书后,可挂靠到相关单位,每年至少能获得3万元收入。如果学员成为VIP会员,培训机构还会帮忙介绍兼职,轻轻松松就能赚钱。

王忠咬牙交了3980元报名VIP班。提交资料、资格审核、交纳学费……一顿操作下来,他被拉进微信群。但之后几天,群里没有任何动静。王忠慌了,询问考试事宜,老师们未给出明确回复。


培训证书不是从业资格证


4月7日,记者联系北京沐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招生人员称,报考碳排放管理师没有学历限制。考取证书后,可在北京工作,月收入8000元至上万元,兼职也有6000元左右。

招生人员还表示,培训统一在线上进行,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考试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60分及格,考不过可全额退款。

记者询问证书的发放单位,招生人员称:“这个证是国培网(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发的培训证书,证明你有从事这个行业的能力,在你以后的工作中是加分项。”他还说,证书挂靠是违法的,所以该机构主要为学员提供线上、线下兼职。

相关人员向王忠和记者展示的合作授权书显示,北京沐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国际职业能力标准认证协会”“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联合开展的岗位能力培训项目北京市战略合作伙伴,负责招生培训、组织考试等工作。王忠报名时,资格审查记录上写着鉴定机构为“中国国家人才测评网”。

国际职业能力标准认证协会、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中国国家人才测评网,一纸碳排放管理师证书,需要与这么多机构挂钩吗?

记者扫描合作授权书中的二维码,进入国际职业技能标准认证协会网页,底部显示了其网络ICP经营许可证编号。但在ICP备案网站上,记者未能查询到此编号的备案信息。

8日,记者联系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工作人员表示,今年1月30日,碳排放管理师培训便已停止报名。同时,这一项目于3月17日停止,该机构与北京沐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也没有继续合作。

“它就是一个技能培训证书,证明你在这边培训过。它不是职业资格证,不能证明持有人具备从业资格。”工作人员说。

中国国家人才测评网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这个证书只是一次评价,看你的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在什么水平,与国家的资格准入没有什么关系。”

“早知道是培训证书,我就不会报名了,没必要花这么多钱买个没用的证。”王忠说。他认为培训机构事先未向他说明情况,提出退款要求,但被对方拒绝。


碳管理需学科背景和经验


记者浏览黑猫投诉平台发现,关于碳排放管理师培训的投诉已有200多起。投诉时间集中于今年3月至今,问题多涉及培训机构跑路、虚假宣传、难以退款等。

一纸碳排放管理师证书,在现实中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

记者登录多家招聘平台看到,公开招聘的碳排放管理师一职,学历一栏大多为本科及以下,薪酬数千元到2万元不等。天津一家共享经济有限公司发布的信息显示,碳排放管理师经验不限,主要负责能源和气体种类的识别和量化核算,并根据相关数据制定核算报告。该岗位信息最近一次更新于4月4日,有270多名求职者投递简历。

多位低碳环保材料研发人员介绍,低碳管理工作目前尚无持证上岗的硬性要求,但相关业务部门员工正在学习有关课程。

长期从事低碳行业的任锋告诉记者,随着国家对“双碳”的重视,企业需要就碳排放进行自我盘查、能源优化、技术提升等工作,一批与碳排放管理相关的岗位应运而生。通常情况下,管理部门会指定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数据核查、排放监测,并要求提交核查报告,再由生态环境部门根据行业排放基准线,统筹发放碳资产配额。负责对企业进行碳核查等工作的人员,叫碳排放管理员,它与碳排放管理师并非同一种职业。碳排放管理师证书也不是从业资格证,其培训暂时没有硬性门槛,考试涉及的知识也属于行业初级水平。

“因此,拿到碳排放管理师证书,只能表明持证人有学习的意识,不代表具有从事该行业的相关能力,它也不能作为行业准入门槛。”任锋说。碳管理对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较高,需要具备相应的学科背景和长期的经验积累。


“碳排放管理师”难获认可


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8个新职业,其中包括碳排放管理员一职,没有碳排放管理师。

一字之差,两者到底有何区别?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冯涛介绍,碳排放管理员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兴职业,不少曾经从事环境评价、环境咨询的人员转行去做碳排放核查、核算工作。“这类人员因为有相关工作经验,经过培训上手较快。”冯涛说。而碳排放管理师没有获得国家统一认证,在行业内认可度不高。

任锋也表示,市场上确实存在对碳管理人才的需求。但部分培训机构夸大证书的作用和权威性,培训水平也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了诱导、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大家通过培训提升自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任锋说。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相关职业准入技能标准,规范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同时,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以免上当受骗。

记者注意到,3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对面向社会开展的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进行全面核查,对违规使用有关字样和标识、虚假或夸大宣传、违规培训收费、故意混淆概念误导社会进行炒作、涉嫌欺骗欺诈等情况进行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查处。

目前,记者已将相关情况向北京市人社局反映。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