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热议
3月的一天,深圳市儿童医院接到东莞市某医院求助:15岁女孩小玲(化名)重度营养不良,呼吸衰竭,已经失去意识。该院经过20多天的抢救,依然没能唤醒她。她的父母思虑再三,还是决定给孩子自由。最终,妈妈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据5月23日环球网)
据媒体报道,小玲上六年级的时候,开始“为爱减肥”。她暗恋一个男孩,但是那个男孩喜欢一个比小玲瘦的女孩。小玲为此陷入了一种盲目攀比心态,从节食到绝食,最终患上了神经性厌食。在病魔的折磨中,她消耗着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最终形销骨立,走到生命的尽头,葬送了未来无数的可能性。而这一切的起源,只是一次青春的情愫萌动,一场他人可能都不知晓的暗恋,真的太不值得,太让人心痛了。
很多网友将这起悲剧的发生,归罪于当下流行的“白幼瘦”畸形审美。他们认为,在一些网红、明星的引导下,许多人对于“瘦”的过度追求、对于胖的过度误解和歧视,让他们陷入身材焦虑,在身体发育成长期过度减肥,损害了身心健康,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这种反思心态当然是必要的。美的标准无需刻板单一,高矮胖瘦,各有其美,健康自信就是最美的状态。活在他人的眼光中,为了世俗标准去磨刻自己,只会思维固化、丧失自我,严重的甚至可能钻入牛角尖,像小玲一样患上难以治愈的疾病。
但这件事给予我们的警醒,不只是对抗畸形审美、拒绝身材焦虑这么简单。小玲患病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而她的父母在早期没有敏锐地察觉到她的状态变化,没有及时告诉她珍惜生命、自尊自爱的重要性。直到她走火入魔、失去控制的时候,再想挽留,已经力所难及。
对于为人父母者,这是无法承受的伤痛,也是刻骨铭心的教训。我们要想更多的办法,做更多的事情,让青春期、成长期的孩子学会欣赏和认可自己,善待和珍爱生命,帮助他们完善人格,健康安全地长大。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落实将生命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有机联动,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让每一朵稚嫩的花骨朵,都能向着阳光无忧绽放,让孩子们学会处理人身安全、情感疏导、人际交往等各种生命课题,珍爱自己,关爱他人,养成积极、乐观、勇敢、自信的健康人格。
不要让“为爱减肥”致死的悲剧重演,守护每一个孩子的美好明天。
声音
中国青年报:生命是教育的基石,也是教育和教育学反思的原点。生命应有所觉醒、有所提升,这是人生面临的、也是必须应对的最重要课题。生命的诞生极其神圣,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惜与爱护。要尊重和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无论经历什么挫折苦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勇于面对,坚强地生活下去。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我心目中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