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公告,其中对男、女厕位比例和数量的要求进行了调整,规定男女厕位比例应为1:2。该消息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据“国家铁路局”官方公众号)
旧版《规范》规定:“厕位数宜按最高聚集人数或高峰小时发送量2个/100人确定,男女人数比例应按1:1、厕位按1:1.5确定。”新版《规范》则更为细化,规定候车区(厅、室)内厕位数(不含站位)宜按最高聚集人数2.5个/100人计算确定,男厕位(不含站位)与女厕位比例应为1:2,男厕位(不含站位)数量不应少于3个,女厕位数量不应少于4个。也就是说,不但女厕位的比例提升了,而且总的厕所数量也会增加。这一人性化措施的出台,是对公共场所性别需求差异的重要回应,值得点赞。
日常生活中,公共场所女厕所不够用,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商场、车站、景区、演出场馆等人员密集的场所,经常可以看到男厕畅通无阻、女厕大排长龙的景象。女性由于生理结构和使用习惯的不同,对厕位的需求往往高于男性,但是很多公共场所的设计规划对这一点预计不足,未充分考虑性别差异,导致女厕位数量不足,所以排队现象频发。
这种情况,不仅给女性带来不便,还可能对她们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影响身体健康。比如,有的女性为了避免在公共场所上厕所,长时间坚持不喝水。日前,上海迪士尼乐园就发生一起疑似因上厕所引发的纠纷,一名女子在排队等待游玩项目期间,因上厕所超时,根据乐园的“厕所卡”制度,她被要求重新排队,导致她情绪崩溃大哭。
不少网友认为,女子上厕所的确超时了,工作人员按规定执行并无不当;但也有网友对该女子表示同情,认为迪士尼游人众多,女性上厕所不可能不排队,20分钟限时根本不够用。说到底,还是有太多公共场所的厕所规划未能充分考虑到性别需求差异所致。
新版《规范》的实施,至少在客运火车站这一重要场景中,将有效缓解女性如厕难的问题。通过调整男女厕位比例,确保女厕位数量充足,可以大大减少女性乘客的等待时间,提升她们的出行体验。同时,此举也体现了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尊重,是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一步。
铁路旅客车站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其设计规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希望更多公共场所借鉴这一做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合理规划男女厕位比例。如果越来越多的公共设施主动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进步,社会环境也会更加平等、友好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