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日,一则云南省昆明市六年级学生陈某石通过研究“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在201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一事引发争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回应称,获奖项目学生系该所研究员之子,研究所目前已成立调查组。
这个课题,相信很多人看了都会一愣,基因研究已经是高精尖科技了,还要与癌症研究相结合,门槛快到天花板了。有相关专业研究生质疑:“光是聚合酶链式反应一做就是一天,小学生有体力进行这种强度的工作?”
从公开的部分实验记录中看到,这位“神童”的研究记录和一般的小学生日记并无二致。2018年1月6日,他记录到,“吕老师带我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1月7日,他写到,“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而大赛申报的截止日期是5月20日。也就是说,短短4个多月,一个不知道什么是基因的孩子,开始研究基因片段与癌症的关系,而且还出了成果!这不是神话吗?
经过媒体和网友一番挖掘,发现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勇彬和杨翠萍,研究领域与这个获奖课题属于同一领域,再加上前述研究记录中提及的陈老师和杨老师,这一切,应该不是巧合。而研究所已确认,获奖小朋友是该所研究员之子,真相应该很快就能揭开。
身为中科院的研究员,如果宁可罔顾规则,弄虚作假,也要给孩子戴上虚伪的“桂冠”,助其在与同龄人竞争中夺取优势,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以权谋私、践踏社会公平了吧。
事情发酵至此,大家都在等一个最终的答案,但无论答案是什么,都不可蜻蜓点水。要知道,在获得全国大赛奖项之前,陈同学这一课题已经获得了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机器人竞赛的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等奖,从而被推选到全国参赛的。
项目为何能过关斩将,通过层层评选而毫无质疑之声?而这一类平时大众关注不多的赛事,在隐秘的角落是不是存在更多猫腻?是时候彻底查一查了。
声 音
上游新闻:小学生研究基因治癌症,警惕“镀金加分”演变成学术腐败。
红星新闻:比赛的审核机制和程序需要主动作为,不给别有用心之人留下空子。
楚天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