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242 回复 0

[时事] 志愿军雄赳赳跨过鸭绿江上多少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4 08: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鸭绿江面上白雪皑皑,巨龙般的志愿军队伍正徒步通过架设在冰凌上的简易浮桥,夕阳将战士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队伍的前端已经步入朝鲜,后端还连接着祖国大地……一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照片,由志愿军第64军政治部摄影组组长黎民拍摄。近70年间,它频繁出现在报纸、杂志、电视上,成为讴歌抗美援朝的经典之作。

照片上的浮桥就是抗美援朝期间著名的“马市浮桥”,位于丹东振安区九连城镇马市村。

马市有座浮桥不能忘

“1951年1月下旬,我就是从马市浮桥跨过鸭绿江的。”站在马市浮桥遗址前,93岁的志愿军老兵王万经指向江面,“现在看不到桥的影子了。那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多数浮桥是以数以百计的木制帆船相连,然后在帆船上铺上很厚的木板。志愿军经常夜里过江,浮桥也多是傍晚搭建、次日凌晨拆除。”

时过境迁,马市浮桥的踪影早已不见,但它却被牢牢雕刻在如王万经一样的万千志愿军老兵的心间。

如果将志愿军过浮桥照片的镜头拉近,还能在浮桥桥头捕捉到这样一个画面:在江与岸的连接处,在志愿军队伍的身旁,一支乐队正在慷慨激昂地演奏。《解放军进行曲》《骑兵进行曲》……军乐声声送战友,天地寒,不多言,前程漫漫,望君珍重。

鸭绿江上“姊妹桥”

在鸭绿江上,有两座“姊妹桥”并肩横在鸭绿江滔滔江水之上,一座是鸭绿江大桥,一座是断桥。

“断桥是鸭绿江上第一座大桥,是一条公路桥,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该桥朝鲜一侧被美空军炸毁。鸭绿江大桥最开始是铁路桥,后根据战事变化,被改成公路铁路两用桥,也是几经被炸后修复,和平时期担负联通中朝往来的重任。”85岁的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秘书长宋群基介绍,“姊妹桥”曾承担着志愿军过江、军用物资供应、后方支援前线的运输任务。

侵朝美军很快意识到“姊妹桥”的重要作用,开始连续不断地对两座大桥进行侦察、扫射、轰炸,鸭绿江大桥受到了严重创伤。“1950年11月8日到1950年底,敌机共对大桥进行了14次轰炸,每轰炸一次,我方铁路工人就抢修一次。”宋群基说。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鸭绿江大桥成为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是很多志愿军老战士从祖国奔赴朝鲜的地方,也是他们回国的“凯旋门”。

“我从大桥上过江,也从大桥上回国,当我们乘坐火车回到祖国,一下车,大家欢呼雀跃‘小命拿回来了’。”87岁的志愿军老兵胡长哲说。

看不见与看得见的桥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家乡……”鸭绿江水绿如碧,一岸桃花艳百里——如今,迎春盛开的万亩桃花,已经成为三面环水一面傍山的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的标志。

在河口村,有两座看不见的浮桥。毛岸英学校校长于满泽说,当年毛岸英就是从校址斜对面的一座浮桥上走向朝鲜的。今年90岁的熊厚祥回忆,另一座浮桥主要是走货车运物资的,也有很多志愿军战士通过。

河口村村民在浮桥上送走了最可爱的人,也用另一种痛苦的方式迎回过他们。“战争爆发后,很多伤病员和牺牲的战士被一车车运回河口。”河口村村党支部书记冉庆臣说,“当年我父亲是民兵连长,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带领民兵迎回伤员和牺牲的战士遗体,在我们村山脚下埋葬不知道故乡是何处的战士。”

两座“看不见的”浮桥中间,有座仅存半壁的桥——河口断桥,它也曾惨遭美军飞机多次轰炸。河口断桥被炸毁后,由于短时间内无法修复,各部门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保护位于上河口的铁路桥之中。

“上河口铁路桥是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才真正建成投入使用的。”据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馆长解本胜介绍,这条铁路桥成为丹东地区继鸭绿江大桥、断桥之后的第三条铁血大动脉。

一座断桥、一座铁路桥、多座难寻踪影的浮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它们是后方支前和作战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也因此成为美军轰炸的重点地区。而这些桥,永远是属于河口村的抗美援朝记忆。它们,将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上。

新华社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