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里写道: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这句话用来形容《女佣的故事》这本书,极为贴切。
作者斯蒂芬妮是一名带着女儿逃离家暴的单亲妈妈,为了生存,她带着女儿住过收容所、住过临时住所,她不得不向政府同时申请7项补贴,才能勉强维持和女儿的生计。
为了养活自己和女儿,她一刻不敢停止做女佣,刷着一家又一家的马桶,一边清洗整理不同的房子,一边幻想着自己的房子,渴望拥有自己的家。
像极了倦鸟归林、鱼翔浅底,是对家的渴望,更是生命追寻的一种归宿。
有人说:“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人生的避风所,家是温暖的代名词。”
真的,当一个人心理极其脆弱的时候,唯一想到的便是家。
家里有爱给予的安全感,有陪伴给予的温暖,有温馨布置的舒适,这不正是我们苦苦追寻的归宿吗?
安全感,才是家的幸福源泉
有句话说:我的原生家庭,是空壳,只是一座房子,我不懂爱、不懂爱人,但是我也无比渴望爱与温暖。
这正是斯蒂芬妮原生家庭的样子。
她父母早早离婚,双方各自开始新生活,对她不闻不问。
斯蒂芬妮从小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以至于她跟男友杰米刚认识就同居,并很快怀孕。
本以为,有爱人、有孩子的小家庭,为她的人生翻开了幸福篇章。
她为此放弃学业,生下女儿。殊不知,最终因男友家暴,结束了两人的未婚夫妻关系。小家庭只留下一位单亲妈妈,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后来,斯蒂芬妮带着女儿投靠过父亲,但被委婉赶出家门;求助过母亲,却得不到回应;也尝试过交往新男友,期待有所依靠,终究还是被迫搬离男友家。
她带着女儿不断地从一个住所搬到另一个住所,始终居无定所。
原生家庭里,缺失的安全感,致使斯蒂芬妮内心贫瘠,她渴望有人爱,希望有个房子,却都求而不得。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显然,斯蒂芬妮就是那不幸之人。
用心陪伴,谱写家的温暖
愿意花时间陪你的人,一定是特别爱你的人。
杨绛说:“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生命。”
她和钱钟书对女儿的爱,如同热爱生命一般。他们的女儿阿瑗曾写过《我们仨》的手稿,其中第一篇就是“爸爸逗我玩”。
阿瑗写道,钱钟书每天陪她玩。他用墨笔在阿瑗脸上画胡子、肚子上画鬼脸,他还像阿瑗的小玩伴一样,给她起绰号、疯玩打闹。阿瑗非常喜欢爸爸这样的陪伴,也喜欢跟爸爸撒娇。
杨绛在书中写道: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是一个家最动人、温暖的画面。
房间整洁,给家带来好风水
家,是个人通向外界的重要纽带,一个家的面貌直接显露了你的人生。
曾经有个自卑的女孩写信给三毛,表示自己自卑、平庸,活着没有什么乐趣,请三毛多写书,以丰富自己的生命。
女孩29岁,正当大好年华,她却在信中频繁使用了“最底层、贫乏、暗淡、自卑、平凡、卑微、能力有限”这些词语,来定义自己。
三毛回信鼓励她,改变自卑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布置房间。
三毛在回信中写道:如果是我,第一件会做的事情,就是布置我的房间。
我会将房间粉刷成明朗的白色,给自己在窗上做上一幅美丽的窗帘,我在床头放一个普通的小收音机,在墙角做一个书架,给灯泡换一个温暖而温馨的灯罩。
然后,我要去花市,仔细的挑几盆看了悦目的盆景,放在我的窗口。
如果仍有余钱,我会去买几张名画的复制品——海报似的那种,将它挂在墙上……
近藤麻理惠说过:“整理的目标,就是让生活环境被喜爱的事物所围绕,打造幸福的生活场景。”
是啊,把房间里布满自己喜爱的事物,打造一个怦然心动的家,生活怎么会无趣呢?
我们总以为,幸福很贵,但其实收拾屋子就可以提升幸福指数。
足够的安全感、温暖的陪伴、舒适整洁的房间,简单三样,就藏在你我的家中。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
往后余生,愿每一颗流浪的心,能在一盏灯光下,得到永远的归宿。
作者:Am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