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9401 回复 0

[阳光评论] 大学理当有助残的人文情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 08: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全盲女孩吴潇,意向报考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但被校方以“不具备条件提供便利”为由拒绝,引起各方关注。

吴潇是名大四学生。今年9月15日,在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出来后,就与校方取得联系,但校方说没有培养能力。10月22日,该校心理学院一位负责人短信回复她称,“目前学院各专业没有适合你特殊情况的研究方向。” 校研招办工作人员也表示,心理学对视力有要求,因为要观察受访者情绪等一系列动作。

根据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因视力欠缺而不宜就读的专业大类中包括了心理学。但同时指出,此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另据《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教育机构应对残疾人的学习提供便利和帮助,对符合录取要求的,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因此,学校的拒绝理由,也就站不住脚。正常情况下,心理学专业是有视力要求,具体到残疾考生,显然不宜生搬硬套。因为所有残疾人都形同折翼的天使,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与工作,都不具备正常人的便利条件。正因为如此,在各个方面,对残疾人都有无障碍通道的设置,以为他们提供便利。

残疾人在诸多方面,原本与正常人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他们因此要付出比正常人多得多的努力,才不致于掉队。正如吴潇,多年本科生活锻炼了她的独立生活学习能力,可以拿着盲杖去熟悉环境,自己去图书馆、吃饭、上课,都完全没有障碍,并不需要额外的盲文教材和专门的老师,她自己扫描成word文档或pdf文件,在电脑上利用有声软件完成学习。如此自强的人生,理当让人肃然起敬,能拉一把就拉一把才是。事实上,吴潇的几位同学,视障情况相同,却都已顺利报考其他院校。

陕西师范大学或确实还没有出一份盲文试卷的能力,也没有做好接收盲人研究生的教学准备与心理准备,这都不是拒绝的理由。正如一些学校为轮椅学生去掉台阶,设置专门宿舍一样。一所大学,理当有助残的人文情怀,不能把自己的欠缺弄成残疾考生的障碍。在对待残疾人考生上,学校不妨先补上自己的短板吧。

楚天都市报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