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急救神器 得让人会用敢用
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车站将实现自动体外除颤仪(以下简称AED)全覆盖,今年底将完成7条线路104座车站的配置。紧接着问题来了,配齐了“救命神器”,但是普通市民会用吗?敢用吗?
珍爱生命,富有同情,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基础。地铁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每次发生猝死事件,都会让人十分惋惜。如果能够及时抢救,或许可以跑赢死神。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AED操作简单见效快,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争取希望。
但是,根据媒体调查的情况,面对突发事件,自己敢用、会用AED的普通市民,还是少数。而此前也有一些城市,在公共场所配置了AED,但使用率和知晓率不尽理想。3年前,51岁的外科医生张永刚在北京首都机场突发心脏骤停死亡,而当时机场已经配备AED,只是没人会用,甚至根本不知在哪里。
近年来,很多城市也都陆续在公共空间普及AED,这机器价格不菲,如果配了不会用、不敢用,就是浪费资源,辜负期待。配齐AED,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让更多人会用、敢用、善用AED,才能真正让急救神器发挥作用。
首先,医疗机构与红十字会,要积极在配置有AED的公共场所,进行现场培训,并广泛征集志愿者,加入培训队伍,广泛普及。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更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为民众做出示范。
然后,就要让大家敢用。很多人不敢用,就是怕救护失败,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或是与病患家属产生纠纷。其实,紧急救助不担责,早就写入了《民法总则》,不少地方也立法强调了这一点。重点是要持续不断地加大宣传,让更多人知晓法律的善意,在关键时刻能没有顾虑勇敢出手。
一直以来,人们惯性地认为,突发疾病的救助只能靠医护人员完成。如今,“傻瓜式”急救设备的普及,本身就是鼓励大家挺身而出,实现“人人能急救,人人能互救”,在危急关头为生命点亮火种。
声 音
《中国教育报》:不会用和不敢用AED,事实上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得到解决。
《钱江晚报》:如果AED能像灭火器一样得到推广和使用,相信猝死的意外情况将大大减少。
楚天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