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日,网络热传教师将取消寒暑假,暑假将变为第三学期,引发极大的社会反响。7月13日,教育部回应,这一说法没有依据。(据7月13日极目新闻)
前期之所以引发网络关注,是因为有部分地区和学校出台措施,要将课后服务延伸至暑假,或是在暑期开展托管服务。一来二去,就传成了“取消寒暑假”。教育问题本就是社会热点,寒暑假更是事关多方,争议自然少不了。
在一些人看来,老师是个好职业。在法定节假日之外,还能享受带薪的寒暑假,让人羡慕嫉妒。但是,在教师群体看来,取消寒暑假意味着休息时间被大幅压缩,压力会成倍增长,职业吸引力进一步下降。
其实,将寒暑假视为教师群体的特殊福利,这个观点未必合理。
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密集学习之后,需要有时间与父母相处。或进行课外阅读,或和大自然接触,或和同龄人玩耍,发展兴趣爱好。这些,都是需要寒暑假的时间来支持的。如果取消寒暑假,首先加重的不只是教师的负担,一定是孩子的负担。学习需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更需要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寒暑假可以说是每个孩子内心的快乐期待,如果取消的话,恐怕很多孩子连上课的心思都没了。
实事求是地说,老师也的确需要休息。不可忽略的是,老师日常的工作时间其实很长,并不是只上几堂课,备课、批改作业、出卷子,还有做研究、班级管理、配合各类抽检等等,绝对难言轻松。很多家长带自家的一个孩子,都鸡飞狗跳、心力交瘁。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孩子,又要传授知识,又要管理秩序,劳累度和心理压力不可小觑。而且,寒暑假并非全是放假,很多老师都需要进行学习培训、家访等,为下一学期做好准备。
所以,教育部的及时辟谣,的确很有必要。一来是引导舆论理性看待当下的措施,明确暑期托管服务的原则和界限,避免在无谓的争吵中造成曲解;二来也是维护教师群体的合法权益,稳定人心,避免人才流失。而最重要的,还是要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清除寒暑假等于教师福利的偏见。
孩子不是包袱,不是甩给哪一方就万事大吉的,唯有各方都摒弃对立心态,各司其职,携手并进,才能让孩子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