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031 回复 0

[阳光评论] 为“帽子热”降温 给真成果激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6 09: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阅读提要

为“帽子热”降温,指向的正是科技领域唯称号、唯名头上的不良倾向。继续给“帽子热”降温,不是要舍弃所有的荣誉称号,而是要校正科研激励的指挥棒。

“继续为‘帽子热’降温,让原创水平高、应用价值大的成果获得应有激励”,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角度,强调要改革科技奖励制度,精简数量、提高质量。

持续激励基础研究,曾经数度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今年开出了“双子星”;强调成果应用积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和“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均是实现了各自领域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推动了行业的变革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备受关注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体现了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制度鲜明的价值导向。

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科技奖励颁给怎样的人才、授予怎样的科研成果,关乎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这个重大问题。为“帽子热”降温,指向的正是科技领域唯称号、唯名头上的不良倾向:在人才计划、人才表彰上,各类项目和荣誉称号名目繁多,人才“帽子”满天飞;在人才评价、人才引进上,以“帽”取人、以“帽”论英雄,按“帽子”给资源、给职称、给待遇、给福利;在学科设置、学科评估、科研经费、配套政策上,有多少院士、“千人”“杰青”“长江”成为重要指标,与“帽子”的大小、多少简单直接挂钩。

评价的标准就是指挥棒。人才“帽子”的设置过多过滥,在科研评价中的权重过大,必然导致滋生科研领域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让科研人员追求各种头衔光环多了,重实际贡献的少了,短平快刷论文、蹭热点、求速成的多了,潜心研究、“十年磨一剑”的人少了。虚热的“帽子崇拜症”和激烈的“帽子争夺战”,不仅挫伤科技工作者投身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科研热情,也不可避免伤害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方向,也是尊重科学规律、激发人才活力的必然要求。继续给“帽子热”降温,不是要舍弃所有的荣誉称号,而是要校正科研激励的指挥棒。始终反对一个“唯”字,改变给人才贴上“永久牌”的静态评价,改变直接按“帽子”分配科研资源的僵化机制,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让激励投向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鼓励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艰辛探索,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