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498 回复 0

[阳光评论] 不良工厂“从未停工”症结在哪儿

[复制链接]

3274

主题

128

回帖

1万

积分

观察员

积分
14389

活跃会员灌水之王

QQ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jpg

新华社发

在火锅餐桌上,鸭肠、鹅肠是顾客们常点的菜品。近日,记者先后进入河南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雅士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暗访,发现鸭肠被随意堆放在地上,清洗地面的脏水混在其中;工人用脚踩洗鹅肠,在废弃物排水口小便,还从排水口捞出多只死鸭子。(据6月17日新京报)


声音


新京报:食品安全无小事,监管的任何失当行为,都可能为食品卫生安全打开风险敞口。对此,监管部门重任在肩,理应找准位置、守好关口。


记者暗访拍摄的画面曝光之后,很多网友哀叹:“为什么要让我看到这些?我情愿当个快乐的傻子!”“以后还有什么是能放心吃的吗?”这种反应不难理解。每每有广受欢迎的食品被曝出生产过程污秽邋遢、卫生安全存在问题,处于产业链末端的消费者,内心的崩溃可想而知。

想起自己一直爱吃的鸭肠、鹅肠有可能是在这么糟糕的环境里,被一群毫不在意卫生的人生产出来的,确实会让人感到非常恶心;但如果因此不敢再吃鸭肠、鹅肠了,又会觉得很无奈、很可惜。而且,这些年被曝光过的各种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不少,如果哪个品类出了问题,都选择“不吃”来解决,可能大家真的就“没啥可吃”了。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保持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一定的距离;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等。而这些被曝光的禽类屠宰加工厂,为了节省人力和设备成本,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存在多项违法行为,可以说将法律法规当成了废纸一般。

为什么这些企业如此无法无天?一方面,对禽类进行屠宰加工处理,工序繁多,最终的产品会作为食品原材料提供给供应商,被制成火锅菜品或熟食,这样又会经过一道烹制过程,在诸多调料的“包装”之下,消费者很难吃出食材的本味,也就很难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而且很多进货的批发商压根不在意产品质量和规范,不会进行严格的质检。这种“不干不净,卖到飞起”的爽感,促使企业肆无忌惮、胡作非为。

另一方面,监管也存在明显的“软弱”之处。记者暗访中,相关企业车间负责人不无炫耀地表示,他们曾因环境卫生不过关,多次被相关部门查处,但是从来没有停过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年内累计三次受到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以外处罚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如此“脏乱差”,违规成为家常便饭,却连最起码的停业整顿都不曾有过,当地的监管之网为何出现如此大的漏洞?

管好食品安全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强化过程管控,严格监管执法。不管是大家看得见的质检数据,还是大家看不见的生产过程,都应该有严格的监管体系。像记者进行的这种暗访,监管部门也可以经常做一做,否则怎样发现违规线索?怎样实现源头治理?怎样把各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记者曝光后,当地监管部门当然应该立即行动,严厉依法打击违法违规、祸害市场的不良企业。同时,这些企业为何会养成如此恶劣的习惯,此前为何会成为监管的漏网之鱼,多次被查处却从未停工的症结在哪里,也应深入调查,举一反三,扫除积弊。唯有让严格的监管覆盖到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才能筑牢食品安全每一道防线,让消费者不再有“眼不见为净”的叹息。

随风雨散落天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