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829 回复 0

[时事] 把敌人从鸭绿江打回了三八线 迫使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英雄壮歌气吞山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3 08: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把敌人从鸭绿江打回了三八线 迫使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英雄壮歌气吞山河 ... ...

把敌人从鸭绿江打回了三八线 迫使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英雄壮歌气吞山河 ... ...

1950年11月中旬,在第一次战役中被俘的美骑一师之一部

把敌人从鸭绿江打回了三八线 迫使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英雄壮歌气吞山河 ... ...

把敌人从鸭绿江打回了三八线 迫使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英雄壮歌气吞山河 ... ...

1950年冬天,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在长津湖战斗发起前宣誓

把敌人从鸭绿江打回了三八线 迫使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英雄壮歌气吞山河 ... ...

把敌人从鸭绿江打回了三八线 迫使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英雄壮歌气吞山河 ... ...

1951年1月,在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冒着炮火渡江追击敌人

纪念战争是为了珍爱和平。今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致敬英雄是为了守护正义。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时光倒流七十年,在那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五大战役,迫使敌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战争双方形成战略对峙情势下,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支援了朝鲜人民,抗击了美国侵略者,保卫了中国国家安全,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改变地区和世界战略格局都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1次战役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

志愿军取得云山首捷

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1950年10月,“联合国军”调集13万兵力,分多路向中朝边境进犯,并叫嚣于感恩节(11月23日)前饮马鸭绿江。

10月24日,敌军占领云山。第二天,志愿军总部传达了毛主席对第39军的电报精神,第39军在朝鲜方面配合下,于云山发动突袭,迅速完成对敌方南朝鲜第一师合围。最终,经过12天战斗,志愿军将敌军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歼敌一万五千多人。

第39军在云山之所以能初战获胜,关键在于发挥了善于近战、夜战的光荣传统,事先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利用黑夜隐蔽接敌,打响后即冲进敌阵地,和敌人展开白刃战、交手战,从而实现了以我之长、击敌之短。

志愿军入朝后取得云山首捷,并通过第一次战役,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使志愿军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同美军及南朝鲜军作战的初步经验,增强了胜利信心。

此次战役,是在敌进我进的遭遇状态下交战的。10月25日,战斗打响时,志愿军主力仍在向战场开进中,而敌军则以团甚至营为基础组成战斗群,高速推进,四处乱窜。志愿军遂以军、师为单位分头歼敌,边打边进。在敌我双方都不摸底的情况下,志愿军在遭遇战中以伏击和突击取胜。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这次战役称之为“遭遇与反突击战役”。

由于10月25日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这一天便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第2次战役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

“圣诞节攻势”成泡影

美军遭史上最远败退

经过云山战役,“联合国军”虽遭打击,但仍企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1950年11月下旬,在经过试探性进攻后,“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发表公告,宣布将发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而志愿军总部进一步利用这种骄狂心态,决定诱敌深入再开展第二次战役。为此,志愿军前期且战且退,将东线敌军拉至长津湖畔,西线拉至清川江沿岸。

当年11月25日,西线志愿军6个军在200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发起进攻,突袭“联合国军”薄弱之处。

在德川打开缺口后,志愿军随即从敌右翼实施双层战役迂回,阻敌人撤退和增援,并于12月6日攻克平壤。特别是志愿军第38军在西线大胆迂回敌后成功,切断美军退路,对战役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志愿军西线各军激战的同时,东线第9兵团以高寒的长津湖为中心,与美军展开了一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的鏖战。第9兵团第27军集中力量,全歼新兴里美军第7师第31团,俘虏官兵约300人。

天寒地冻,成为长津湖鏖战不可磨灭的印记。没有空军和坦克,没有重型火炮,饿着肚子的中国军人,让美军遭受了其历史上最远的一次撤退。从清川江到临津江,美军第8集团军撤退了120多公里(从空中直线飞行的距离,地面实际距离通常更远),连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也在撤退途中因车祸身亡。志愿军9兵团在缺乏棉衣和后勤的情况下,于极度的严寒中,将美军王牌部队陆战1师从长津湖地区击退到兴南港,迫使美军从兴南港由海上撤离北朝鲜东海岸。

纵观第二次战役,无论东西线,志愿军均予以敌方重创。“联合国军”伤亡三万余人,就此被迫退到“三八线”以南,圣诞节总攻势化为泡影。这场历时29天的战役,彻底扭转战局,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略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次胜利。

第二次战役的胜利,鼓舞了中朝两国人民,激励了志愿军敢打必胜的信心,同时也震惊了世界。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称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第3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

徒步越过冰冻的江面

中朝军队拿下了汉城

经历前两次大型战役失败,“联合国军”再不敢托大,以美国为首的军队在“三八线”以南250公里纵深地部署了两道基础防线,此外还有三道机动防线。麦克阿瑟将此称为生命线,并表示“绝不后退一步”。同时,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试图通过“先停火后谈判”的提议,延缓志愿军的推进。

而此时的志愿军,在两次战役后,也非常疲劳。但为了不给敌人喘息机会,进一步争取主动,指挥层决定集中九个军的兵力一举突破“三八线”。

1950年12月20日,志愿军主力集结在汉城以北75公里的临津江。经过数天侦察,总攻的日期仍未确定。就在新年来临的前一天,一场大雪将江边部队的痕迹全部掩盖。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发动了被美国人称为“元旦攻势”的第三次战役。当天下午5时,随着五颗信号弹腾空而起,隐蔽在山峦上的近百门火炮齐声怒吼,敌军阵地瞬间被上万枚炮弹倾泻。当年,朝鲜半岛经历了罕见的寒冬,而志愿军只能徒步越过结满冰的江面。很多西方参战人员战后回忆说,中国军人浑身挂满冰凌,还在顽强地冲锋。数十万官兵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下,徒步跋涉雪原冰河,穿越弹幕火海。

3天后,志愿军拿下汉城,6日占领“三七线”附近的水原。这场志愿军的“元旦攻势”,不仅突破了“三八线”,更令美国政府所谓“先停火后谈判”的计划破灭。

第三次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政治影响很大的一次战役。中朝军队攻占汉城,并将敌人驱至“三七线”附近,向全世界显示了中朝军队的威力,沉重打击了美国的气焰,推动了祖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持续高涨。

第4次战役

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

双方鏖战接近三个月

战线重回三八线附近

连续遭遇中国人民志愿军三次打击之后,“联合国军”丢失汉城,损失惨重。美军在“联合国军”中的威信下降,内部矛盾加深。为挽回其失败局面,美国开始增调部队,稍事整顿便全力北犯。

1951年1月,随着“联合国军”大举反扑,第四次战役随即展开。当时,志愿军正处于疲惫的休整状态,原来准备增援的部队还没有抵达前线换防。对于美军大规模的反攻,无论从弹药物资还是心理上,志愿军完全没有做好大规模作战的准备。朝鲜的冰原白雪覆盖,几乎所有村庄都被美军飞机摧毁,志愿军几乎无处栖身。他们不但要和敌军的飞机与坦克搏斗,还要面对严寒、饥饿、伤病和极度的疲惫。

即便有部队增援,也已经付出了极大的损失。从鸭绿江到汉江数百公里的山路,基本没有任何现代化运输工具,只能靠步行。这还需要时刻面对美军飞机无休止、对弹药毫不吝啬的轰炸。这些中国军人的食物只能靠自己携带,他们唯一的保护伞就是黑夜,而白天只要有飞机出现,他们必须藏在树林里并保持静默。这样,补充的部队要从鸭绿江抵达前线,也至少要耗费4至6个星期的时间,而他们抵达那里时早已精疲力竭了。

第四次战役打响后,的确如彭德怀预计,志愿军在艰苦的条件下于“三八线”附近作顽强的防御。战役后期,志愿军在阻击美军北进的同时,于横城附近发动“横城反击战”,突破了南朝鲜部队的战线并大量歼敌。但此后在“砥平里”,则经历了一次较大损失的围攻。1951年2月17日,志愿军从东西线开始全线撤退。

美军此次战役的目标是还在志愿军手里的汉城。面对美军强大的持续进攻能力,毫无喘息时机的志愿军只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困境。深谙作战之道的彭德怀果断决定,在3月10日全线运动防御,有组织地向北撤退,这意味着要主动放弃汉城。1951年3月14日深夜,一支南朝鲜巡逻部队发现,汉城已经没有了中国军队。

由于彭德怀果断撤退的决定,志愿军避免了此后美军的空降包围圈。在阻击部队英勇顽强的抗击下,志愿军主力撤回到了“三八线”以北。双方战线又重回志愿军第三次战役发起之地。

和前三次战役不同,此次战役双方参战人数更多、持续时间更长。最终经过两个多月的三线作战,中朝军队损失较大。但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仍歼敌约八万人。

第5次战役

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

最大规模的战役打响

共歼灭敌军八万余人

时间来到1951年4月下旬,随着第3、19兵团陆续入朝参战,志愿军也由运动战为主转变为阵地战,由小歼灭战过渡到大歼灭战,开启了第五次战役。

第四次战役暴露出志愿军武器装备的落后、后勤的瓶颈,都严重制约着作战计划的达成。当美军逐渐找到克制志愿军的作战方法后,受客观实力的制约,志愿军并没有找到更有效克制美军的对策。此时新的入朝兵团抵达,让志愿军总兵力达到了70万,他们热切地渴望参与到一场大规模决战中。

4月22日,志愿军发动了抗美援朝战役中规模最大的第五次战役,希望彻底改变被动局面。中朝军队共投入11个军和4个军团的兵力,“联合国军”投入几乎所有地面部队并有大量航空兵部队的支援。交战双方兵力都在百万左右。

然而志愿军的攻势再次在一周后的4月29日停止,还是因为后勤的制约。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战斗在5月中旬结束时,彭德怀命令3个兵团向北撤退休整。然而,美军的反击此时已经部署完毕,他们开始反攻。美军强大的机动能力和空中配合,让撤退中的志愿军很难兼顾防御和撤退,志愿军多个兵团付出了极大的伤亡才突出重围。第五次战役是志愿军消灭敌军最多的一次战役,同时也成为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

6月10日,“联合国军”在志愿军阻击部队的死战下,终于停止了进攻。朝鲜战场又回到了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大致战线。

第五次战役历时50天,中朝军队共歼敌8.2万人,打破了“联合国军”在平壤-元山一线建立新防线的企图,迫使其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就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的一个月,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首次谈判在开城举行。

五大战役历时7个半月,中朝军队共歼敌23万人,将“联合国军”由鸭绿江边驱至“三七线”,并最后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终告结束。

资料来源:《新民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军网《抗美援朝五大战役》;《云山战役:揭开了抗美援朝五次战役的序幕》;军事科学院《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党史纵横《突破三八线:记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等。

楚天都市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