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398 回复 0

[时事] 父亲一份遗嘱引发姐弟反目10年 房子归属权成导火索 检察官调解唤回亲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2 08: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父亲一份遗嘱引发姐弟反目10年 房子归属权成导火索 检察官调解唤回亲情

父亲一份遗嘱引发姐弟反目10年 房子归属权成导火索 检察官调解唤回亲情

因为已故父亲的一份遗嘱,一对亲姐弟陷入纠纷漩涡,反目近10年。其中的症结,在于父亲留下的房子归属权问题。姐姐坚持“房子是留给我的”,弟弟则认为“遗嘱是假的”。
在襄阳市襄城区检察院检察官的多次调解下,这对姐弟终于冰释前嫌,并达成和解协议。

“弟弟享有房屋拆迁补偿款六分之一的份额和房屋装修补偿费,姐姐自愿再补偿弟弟5万元,弟弟配合搬出该房屋,不再纠缠。”襄城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张伟向记者介绍。

亲姐弟为房子对簿公堂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2011年说起。当年,张某梅带着起诉书和父亲的遗嘱,来到襄阳市襄城区法院,起诉亲弟弟张某某。

“这对姐弟的母亲于2005年去世,父亲于2011年去世。两人的关系原本十分亲密,但因为父亲的一份遗嘱,埋下了相互怨恨的种子。”昨日,襄城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张伟告诉记者。

原来,姐弟俩的父亲张某田病逝前,立下了一份遗嘱,将自己名下的一套64平方米房屋全部赠予女儿张某梅。这份遗嘱由公证处律师代写,并签名见证。

张某田去世后,姐弟俩因房屋继承问题发生争议,于是发生了张某梅起诉张某某一事。

经过审理,法院判决认定,张某田所立遗嘱符合法定形式,真实有效,并据此判决姐姐张某梅取得房屋所有权,弟弟张某某享有六分之一的继承权。按照当时房子30万元的评估价,张某梅需补偿张某某房屋折价款5万元。

“遗嘱肯定是假的!房子一直是我和父亲住着,应该由我继承。”判决生效后,张某某表示不服。他不仅拒绝领取补偿款,也拒绝从争议房屋内搬出。

2年前,该房屋被划入旧城改造拆迁范围。但张某某仍拒绝搬出房屋,对拆迁造成阻碍,导致拆迁补偿款无法领取,姐弟俩矛盾进一步加剧。

一份遗嘱引发10年纠纷

今年5月,四处上访申诉近10年的张某某,来到襄城区检察院申请民事检察监督。

“接到张某某的申请后,我们首先对当年法院审理判决的各项材料证据进行了审查。”张伟介绍。经过初步审查,该案事实、证据比较清楚,案情也较为简单,依据各项证据所做出的判决也未有不妥。

面对这样一个相对明了的判决结果,为何张某某心怀怨愤近10年、多次做出过激行为且四处上访申诉呢?

“针对这一现实,我们决定跳出纸面上的判决结果,回到事件发生的源头——争议房屋的所在地去寻找答案。”张伟说。经过多次深入走访当地社区居委会和居民,反复询问双方当事人、代理律师、遗嘱见证人,办案检察官发现,纠纷的症结在于,姐弟俩对待遗产继承的态度有着比较大的差异。

原来,张某田去世前,一直跟儿子张某某在争议房屋内生活。张某某认为,他一直陪伴父亲,尽到了赡养义务,且自己作为儿子,按照中国民间传统习俗,房屋理应归他继承,已经出嫁的姐姐不应同他争夺这套房产。他还固执地认为:“父亲立遗嘱时,我并不在场,遗嘱肯定是伪造的。”

张某梅则表示:“父亲住院期间,主要是我在照料。正是由于弟弟没有照顾好父亲,父亲才把房产全部留给我。”而且,法院的判决确定了遗嘱的法律效力,因此她拥有无可争辩的房屋所有权,弟弟应该立即搬出。

从法理和情理的角度考量,姐弟俩的说法都有道理。但两人的矛盾也是事实,要如何化解呢?

检察官调解助重拾亲情

今年8月6日,襄城区检察院决定发挥民事监督职能,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等,参加对该案的公开听证。

当天,听证会给予了姐弟双方充分的发言表态时间。依据各项证据和两名当事人的现场发言,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法院的生效判决合法有据,这一法律事实不应改变,希望检察机关驳回张某某的监督请求。

法理层面的问题得到确认,情理方面的问题,就要靠情来解决了。

“听证会期间平和的沟通环境,给姐弟俩的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张伟介绍。两人将多年被愤怒和激动情绪掩盖的真实想法,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见姐弟两人逐渐表现出愿意倾诉和沟通的意愿,与会人员趁机在一旁循循善诱:“你们是亲姐弟,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遇到问题多多协商、相互体谅。毕竟血浓于水,如果因为物质利益影响骨肉亲情,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经过3个小时的公开听证,张某梅、张某某之间多年的坚冰开始融化。两人最终表示,愿意各退一步,达成和解。

张伟介绍,听证会结束后,办案检察官趁热打铁,又多次组织姐弟双方面对面协商。今年10月,姐弟俩达成和解协议:依据法院判决,张某某享有房屋拆迁补偿款六分之一的份额;另外,张某某还享有房屋装修补偿费用;张某梅自愿再拿出5万元补偿张某某;张某某配合搬出该房屋,不再纠缠。

一场持续近10年的纠纷,就这样尘埃落定。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均已年过五旬的张某梅、张某某姐弟。两人表示,他们对处理结果感到满意,感谢检察官帮忙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如今,姐弟俩的关系逐渐恢复,有事也开始走动了。

楚天都市报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