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9624 回复 0

[健康关注] 网购处方药全凭自我诊断 记者网上实测发现问题不少 专家呼吁应把好电子处方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1 08: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网购处方药全凭自我诊断 记者网上实测发现问题不少 专家呼吁应把好电子处方关 ...

网购处方药全凭自我诊断 记者网上实测发现问题不少 专家呼吁应把好电子处方关 ...




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


昨日,记者实地操作发现,一些网络平台开始试水销售部分处方药,手机操作不到2分钟即可完成购买,其中在线处方的开具,几乎全凭消费者的自我诊断。专家提醒,网售处方药在带给消费者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用药风险和安全隐患。无论销售方式如何变化,处方药凭正规处方购买,应是不变的底线。把好电子处方关,网售药品才能更安全。


全过程不到两分钟

处方全凭自我诊断


网购处方药流程如何?是否便捷可靠?极目新闻记者选择了几款可网购处方药的APP进行实测。


昨日上午,记者用手机登录一款APP,进入外卖买药区后,搜索头孢类处方药,随后进入一家药店进行购买。选定药品后,手机上出现“依据国家规定,购买处方药需要填写用药人信息”,记者依据提示填写后,系统要求填写本次用药确诊的疾病,记者随机勾选咽炎,随后便收到由海南一家互联网医院网上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电子处方上显示临床诊断为“咽炎”,开具头孢呋辛酯片1盒,并提醒用药前确认无过敏和不良反应,使用方法按处方和药品说明书,同时在用药期间清淡饮食,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整个购买过程不到2分钟,医生全程未就记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询问,也未给过专业判断,临床诊断全凭记者自述。


随后,记者用手机登录另一款APP,点击药物外送后,在处方药品一栏,选择了“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和“甲硝唑片”,按要求填写就诊人信息后,自述确诊疾病为咽炎,一位网上医生直接开出处方,处方上诊断结果为咽炎,过程中同样未曾与记者交流过症状或相关病情信息。


记者随机采访发现

未就诊购药较普遍


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江城市民发现,不少人在网购处方药时,其实并未就诊,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


张女士表示,自己平时上班比较忙,有次感觉嗓子疼,觉得去医院比较麻烦,还有可能要做检查,她便自行网购了感冒药和消炎药。但服药后一直不见好转,去医院就诊才知道这两种药物一起使用,容易造成肝损伤,她为此有些后悔。


记者采访发现,也有一些长期用药的慢病患者,会提供医生开出的处方网购处方药。53岁的刘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网售处方药一方面可以节约去医院排队挂号缴费的时间,同时也能节省挂号等方面的开支,确实便捷不少。


把好电子处方关

网售药品更安全


专家介绍,网上购买处方药的大多为三类群体:一是非急性期慢病患者;二是行动不便或偏远地区的患者;三是更接受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


专家表示,处方是医疗机构经过培训、具有资质的医师结合患者病情诊查之后,开具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网购处方药,如果医生缺位,病情由患者自行判断,药品由患者选定,一方面会导致用药安全性不可控,另一方面可能会增加患者额外的经济负担。


专家表示,处方药是医生根据问诊情况、开具处方之后,患者才能购买的药物。网购处方药时,患者应提供医生开具的处方和既往就诊史,再有针对性地购买,才能确保安全有效。对于较为复杂的病情,在未获得检验结果的情况下,如果仅靠患者自述,就能获得处方,确实存在一些风险,更谈不上对症下药。


专家认为,无论销售方式如何变化,处方药凭正规处方购买,这个应是不变的底线。他提醒,如果患者不清楚病因,首诊应选择线下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网购处方药。同时,江城多家医院已开通互联网医院,不方便去医院就诊的患者,也可通过线上挂号就诊,待问诊医生详细了解患者症状、查阅相关检查结果后开具处方,再根据处方购药。


楚天都市报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