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639 回复 0

[体育] 保护全红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3 08: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红婵展示自己的奥运金牌 新华社发

全红婵在奥运女子10米台跳水决赛中 新华社发

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

全红婵的家

稚气未脱 新华社发

“这是什么?” 新华社发


管控外来人员和车辆之后,广东省湛江市麻章镇迈合村渐渐重归平静。但围绕在14岁奥运冠军全红婵身上的热潮,仍未消散,她将在众人的围观中,继续自己的跳水路和人生路。

而在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一波波更小的孩子,正在“我与红婵师姐共成长”的横幅下,重复着一个个单调枯燥的训练动作,梦想着复制全红婵的成功。

全红婵刚刚起步的人生,成为被窥探的对象,被模仿的对象,也是被保护的对象。

“与红婵师姐共成长”

8月10日上午,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跳水场地内,队员们进行着陆上训练。

这是一间一层的训练房,设施投用超过20年,垫子、跳台、跳板等斑驳陈旧,训练房外的跳台是露天的。只有几副红色的横幅崭新且喜气洋洋,上面写着“我以红婵师姐为荣”“我与红婵师姐共成长”等字样。

阴沉的天空正在酝酿着大雨,没有空调的训练房里,靠风扇送来些微清凉。不一会儿,孩子们开始出汗。平时,他们上午上文化课,下午进行体育训练。暑假期间,他们则全天练习。

教练郭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跳水分陆上训练和水上训练。陆上训练包括陆上跳台、跳板和弹网,水上训练则在不同高度的跳台和跳板上进行。湛江天气多变,有时突降大雨,队员们就得暂停水上训练,转到室内。

暑气蒸腾,阳光炙烤着跳台上这些10岁左右的孩子们。他们一次次跃起,以各种姿势扎进水池,似乎看不到疲惫。

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全红婵以绝对优势夺得女子单人10米台跳水金牌,五跳中三跳满分。当天,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孩子们集体观看了直播,大家为红婵师姐欢呼雀跃。之后几天的训练中,郭艺明显感觉到,孩子们变了,他们训练时自觉了许多,有的队员还主动要求跳10米台。

校长黄科也深有同感。他说,全红婵夺冠鼓舞了全体师生。近段时间,有不少家长领着孩子,慕名来学校参观。

跳水之乡的意外发现

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东、西、南三面环海,海岸线长度超过2000公里。这里被誉为“中国跳水之乡”,走出了奥运冠军劳丽诗、何冲等一大批优秀的跳水运动员。在黄科看来,湛江的跳水运动能取得好成绩,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关。“受气候影响,湛江人亲水。”他说。

目前,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共有20个项目、800多名学生,其中跳水队队员30人,男女各半。每个学期,跳水教练陈华明都会到湛江市各小学选拔苗子,全红婵就是这样进入了他的视线。

那是2014年的一天,陈华明走进麻章镇迈合小学。正值课间,他在教学楼二楼观察操场上玩耍的孩子们,一个身形瘦小、动作轻盈的女孩让他眼前一亮。

正式挑选时,陈华明对这个女孩的身材进行目测,并测试了她的爆发力等,之后在选拔名单里写下了“全红婵”三字。

被选上的孩子,还要参加集训,教练们据此判断他们有没有运动天赋。他们的年龄都很小,却要接受半封闭管理,学会独立生活。教练除了带他们训练,还要像父母一样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和孤独感。

当时全红婵才7岁。陈华明带了她两年,主要以培养对跳水的兴趣为主。在陈华明眼中,全红婵性格像男孩子,胆子大,比较“冲”,一些动作敢带头做。后来,陈华明又发现全红婵突出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2016年,郭艺到体校任教,陈华明将学生们交到这位年轻教练手中,全红婵的训练也更加规范。2018年,她被输送到广东省队,接受何威仪教练的教导,专业潜质被迅速激发。

小小年纪却有大心事

关于全红婵的家庭,教练们一开始没有仔细了解。像体校大多数孩子一样,全红婵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也不太好。

东京奥运会夺冠后,全红婵接受采访时,用稚嫩的声音说:“妈妈生病了,我不知道那个字怎么读,不知道她得的什么病,但很想赚钱给她治病。”她还透露,因为没钱,放假时她只能待在家里,没有去过游乐园和动物园;奥运会结束后,她想去游乐园和抓娃娃;她的梦想是开一家小卖部。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全红婵的家庭情况: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弟弟、妹妹也在练习跳水,她的妈妈在前些年的一场车祸中留下了后遗症。最近,她的爷爷因病住院治疗,家庭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父亲身上。

全红婵的教练们,没想到这个小姑娘藏着这么大的心事。他们只是觉得,全红婵吃苦的劲头超过一般的孩子。事后回想起来,他们更觉心疼,原来她早就开始为家庭拼搏了。

郭艺回忆,在体校,当队友们休息时,全红婵却总是会找地方练倒立、拉韧带。何威仪也说:“在同一批运动员里,她是训练最投入的。虽然她身体条件不错,但成绩是刻苦训练取得的。每天陆上跳200至300个、水上跳120个,是她的常态。”

不过,14岁就参加奥运会并夺冠,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教练们并不讳言全红婵的幸运。2020年10月,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首站选拔赛上,全红婵击败了前奥运冠军任茜等名将,获得女子10米台冠军。何威仪透露,赛前三周,全红婵才把比赛中的5个动作学全。三站奥运选拔赛收获两冠,全红婵踩着最低年龄线拿到了奥运门票。“如果东京奥运会不是因为疫情推迟一年举行,她根本没有这个机会。”陈华明感叹。

蹭流量者被禁止进村

迈合村有三百多户村民,九成以上姓全,大多以种植甘蔗、水稻等为生。全红婵奥运夺冠后,原本宁静的村子突然变得喧嚣起来,人们在宗祠前燃放烟花,庆祝横幅拉在树间、贴在墙上,蜂拥而来的车辆排成长龙。

全红婵的家是一栋两层小楼,已经老旧,墙壁上长出了青苔。红砖院墙约一人高,院子里的水泥是全红婵夺冠后才铺的,院外挂着庆祝横幅和海报。

全红婵夺冠后,这个普通的小院,被人们的镜头包围。他们中,有慕名而来的普通群众,有蹭流量的网络主播,还有上门认亲戚的人。

起初,全红婵的家人忙着接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但热闹从白天持续到深夜,他们越来越难以应付,最后不得不关门谢客。但仍有主播不愿放弃,夜里在院墙外继续直播。

村长全自华介绍,从村口防疫点登记的信息看,近段时间进村的车辆超过500辆,一度把村里的空地占满。为了疫情防控,也为了减少对全红婵家和全村村民的影响,村里决定,禁止外来人员进村。

但社会各界的热情仍滚滚而来。有人给全红婵家寄来整箱的辣条、娃娃机等,想用这种方式弥补她在成长中的物资缺憾;多地文旅部门、旅游企业纷纷向全红婵发出旅游邀请;有企业宣布向全红婵家捐赠房产、商铺,一位企业家甚至直接送来数十万元的慰问金。但全红婵的家人只接收了好意,没有接受金钱和物资捐赠。部分礼物寄到了村委会,也被原路退回。

别让饭圈乱象围绕她

成名太早、关注度太高,会不会压垮全红婵?已经取得如此高分的她,今后的跳水之路该怎么走?小小年纪的她,需要得到什么样的保护……这些问题,最近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和讨论。

陈华明一直关注着全红婵。对于年少成名的影响,他有些担忧,但相信全红婵能好好应对。作为资深教练,他深知女子十米台跳水人才更迭迅速,在他看来,只要全红婵将体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还可以开发出更高难度的动作,将来转型到跳板也值得期待。

前奥运跳水冠军高敏也表示:“全红婵还很小,还没发育。她马上就要开始长身高、长体重,这个阶段对于女运动员来说特别艰难。所以她目前除了要消化荣誉以外,还有很多坎需要面对。如果我们想在下一届奥运会看到她,她首先要想好如何走过那一条条钢丝。”

最近出现在全红婵老家的种种现象,已经引起各方警惕。中国妇女报表示,全红婵该“红”,但是请勿骚扰和消费;央视网也发文称,请保护14岁的全红婵,别让饭圈乱象围绕她。

管控之后的迈合村,渐渐重归平静。全文茂已经能骑着电动车,畅通地在田间和家中往返。许久没有和女儿见面的他,很期待全家人相聚的时刻。全红婵自小在体校训练,很少与外界接触,很多时候,全文茂也只能通过新闻了解女儿的近况。

女儿夺冠,并未打乱全文茂的生活。“不能消费女儿的荣誉。”他说。全红婵未来的路,得靠她自己走,他对女儿放心,也相信教练。他希望女儿将来能上大学。


楚天都市报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